主页 > 生活 > 正文

​七夕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(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)

2023-08-28 08:16 来源:促记网 点击:

七夕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(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)

现在的七夕通常都被认为是情人节,却不知道七夕原本叫乞巧节。女生都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。而且在古代的七夕节,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女性展开的。所以我们认为,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

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

现在有些人把七夕当成中国的情人节。其实中国的七夕历史悠久,博大精深,情人节能涵盖吗?

在古代,这一天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女性为中心的,如穿针乞巧、喜蛛应巧、投针验巧、种生求子、供奉“磨喝乐”、拜织女、拜魁星、晒书、晒衣、贺牛生日等。丰富多彩,变化多端。

七夕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(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)(1)

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

祭拜织女,祈盼女红

古代的女子,无论是大家闺秀,还是穷人家的孩子,都要精通女红。特别明清时期,夫家对于择妻的标准,以“德、言、容、工”等四个方面来衡量之,其中的“工”即为女红活计。因此到了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,凡世间的女子都要祭拜织女。

古代拜织女大多是少女、少妇,由有威望的女子牵头,邀上左邻右舍的姐妹们,少则五六人,多则十几人,结拜织女。七月初七这天,要斋戒一天,沐浴净身,打扮得既庄重而又漂亮。晚上在庭院中安上一张供桌,上面摆上茶、酒、水果、五子(桂圆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等祭品。

因为织女是个美女,所以还要在瓶子里插上几枝鲜花和几束红纸,前面放置一个小香炉,插上几炷香。大家在案前焚香礼拜,面向织女星座,神情严肃,虔诚祷告,心情专注,默念着想的心事,向她许愿,祈求智慧和巧艺。除此之外,少女们还默默祝愿自己越来越漂亮,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,少妇们则祈盼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早生儿子。祭拜完毕,大家一齐围坐在桌前,一面吃花生、瓜子,一面家长里短地闲聊,交流针线活。俗话说“三个女人一台戏”,更何况这么多女人在一起,更是热闹非凡,一直耍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才依依不舍辞别而去。

技艺大赛,五彩缤纷

古代七夕节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才艺比赛,即乞巧大赛,比谁更心灵手巧。

穿针乞巧,就是在七夕之夜,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(或五孔针、七孔针),借助月光,连续穿针引线,将线快速全部穿过针孔者称为“得巧”,即获胜者。

蛛丝乞巧,则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,次日早晨看其结网的疏密来定巧拙。如果蜘蛛还在瓜果上结网,也意味着智巧的到来。杜甫在《牵牛织女》诗中曰:“蛛丝小人态,曲缀瓜果中。”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,代代延续。

街市购物,出游聚餐

在古代的“七夕”,女人还会出门游玩、购物、聚餐。

宋朝时期,在京城汴梁专门为女子们设置乞巧物品专卖市场,即乞巧市。宋人罗烨、金盈之编辑的《醉翁谈录》说:“七夕,潘楼前买卖乞巧物。自七月一日,车马嗔咽,至七夕前三日,车马不通行,相次壅遏,不复得出,至夜方散。”

宋代和明代的“七夕”这天,妇女们还穿着节日的盛装,佩戴用五彩绫线结成的樱桃、桑葚、角黍、葫芦等形状的饰品,成群结队地到街上游玩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说:,富贵之家大多在庭院中扎起彩楼,叫作“乞巧楼”,在庭院中陈列磨喝乐、花果、酒菜、笔砚、针线等物,或由儿童作诗,或由女郎呈现制作的精巧物件。元朝京城一带在这天要将嫁出的女儿接回娘家过“七夕节”。《帝京物略》中也有“七夕,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,亦曰女儿节”的记载。

以上就是断点娱乐为大家带来的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相关内容,更多娱乐资讯尽在断点娱乐。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