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形机器人何时到我家?中国公司要加油了
人形机器人何时到我家?中国公司要加油了
老龄化率肉眼可见地增长,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极为庞大
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。它的背景是,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。
一代人终将老去。每个家庭都需要一台消费级人形机器人。这台机器人什么时候到我家?
前些天,一家叫做 1X Technologies 的公司,发布了最新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—— NEO Beta。这是一家挪威机器人初创企业,OpenAI 去年参与了投资。
NEO 就是一款专为家庭环境设计的消费级机器人,能够胜任从整理厨房餐具、递送物品到完成泡咖啡等复杂操作。
这款机器人身高 1.65 米,体重 29.9 公斤,步行速度约每小时 4.02 公里。它可以承受 20 公斤的重量,续航时间为 2-4 小时。驱动方式上,NEO 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人体肌腱的柔性驱动技术,这与多数机器人的刚性连杆驱动有所不同。
NEO 的价格相当于一辆经济型汽车。今年将进入选定的家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。1X 公司称,到 2027 年,它将变得 " 足够智能 "。
这无疑是最接近普通家庭的一款人形机器人。那么,中国家庭啥时候能用到这样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?中国企业在同类竞争中处于什么位置?
今年在北京亦庄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,前不久刚闭幕。
今年共有 27 家人形机器人产品,是最多的一届。当然,水平也有提高。比如 Unitree 宇树科技推出一款 G1 人形机器人,可以单脚跳、360° 旋转跳。
但怎么看,都觉得它有点幼稚。
下面这款,NAVIAI 机器人,似乎好多了:
从慢速到快速,从行走到站立,切换步态整体还比较平滑。身高 1.65 米,体重约 60 公斤,整体尺寸跟人类很接近了。
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的这款产品叫做领航者 2 号,它甚至还能执行售卖汽水的特定指令:
所有人都关注的特斯拉机器人,擎天柱(Optimus),跟特斯拉卡车 Cybertruck 放在了一起。但它没有表演,只是静态的展示,像个傻子似的呆板地站在那里。
擎天柱机器人还处于保密状态,不肯做现场演示,所以我们不知道它到达了怎么样的水平。但之前公布的 Figure 机器人,可以帮我们了解国际最前沿的技术。
今年 3 月 13 日,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 Figure 发布了首个人型机器人 Figure 01。这家公司特别懒,连产品名字都是用 1 号 2 号来命名。OpenAI 也是它的投资商,所以用了 OpenAI 的多模态大模型。
Figure 01 展示的能力有,会说会看,还能给人类递食物、捡垃圾、收拾碗筷。不仅如此,它还能够推理,自行识别、计划和执行有用的任务。
最重要的是,并没有人在远程操作,所有动作都是由机器人自己完成的。
5 个月后,当地时间 8 月 6 日,Figure 公司的第二代机器人 Figure 02 亮相,身高 5 英尺 6 英寸,体重 70 公斤。特点是,手部操作和对话视觉更灵活,板载计算和 AI 推理能力也比第一代产品提高了 3 倍,可以与人进行更高效的对话。
目前市面上的人形机器人,电池大多只能续航 1 至 2 小时,开头讲的 NEO 机器人很不错,续航时间是 2~4 小时。而 Figure 02 一次充电可运行 5 小时,公司老板说,希望 Figure 02 每天能够有效工作 20 小时以上。这就太棒了。
我们国产的人形机器人,与国外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作简单的比较,可以发现,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。
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方向,有一个业内共识,那就是:一定是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结合。
所谓具身智能,是指人形机器人在真实物理环境里实时互动、执行人类指令的能力。
工业机器人已经较为成熟了,它在标准场景里可以比较好地执行既定指令。而在非标准化的家庭生活场景里,我国的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商用落地,还有很长的距离。
当代人对人形机器人的生活需求简直太急迫了。很多朋友都看到过一篇刷屏的文章,《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 24 小时照护者》,家庭养老照护是最现实的需求。
我国的老龄化率肉眼可见地增长,消费极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极为庞大。
然而,参加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专家说,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现在还处在 " 种子期 ";还有专家说,人形机器人行业现在还相当于历史上的春秋时期。
制约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落地,尤其是运用于复杂的生活场景(家庭养老和教育),有两个基本问题:
一是现有的 AI 训练数据集远远不够。二是成本过高。
马斯克是个名符其实的机器人狂徒。他预计,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可能会是 2 比 1,至少是 1 比 1 的比例。
我们都多次听过他说的这个愿景:
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生产 1 亿台机器人,占据市场份额的 10% 以上。机器人的成本控制在大约 1 万美元,预计售价为 2 万美元。
专家说,在中国,按照现有研发进度,适用于家庭生活、成本控制在 10 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人形机器人,这个目标的实现,可能是 10 年,也可能更长。
而开头讲到的那款机器人,2027 年量产进入家庭,是非常可能的。中国企业要加油啊!
前不久发布的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(2024 — 2027 年)提出,到 2027 年,浙江全省人形机器整机年产量要达到 2 万台。但它所指的应该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。
可以肯定的是,很长一段时期内,人形机器人都将是一个重要支柱型的基础创新赛道。我要跟所有不甘于躺平的年轻人说,这就是你未来学习和创新创业的方向。
所以,那些带孩子去参观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家长,是明智的。很多年后,他们的孩子将会感恩这一天对其人生的最大启迪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"wangjingjie9hao",作者:9 号。
-
- 亚马逊封号潮再起,为什么又是VC?
-
2024-09-20 01:12:55
-
- 石头扫拖机器人 G20S Ultra 图赏:更薄、更强,新一代旗舰机典范
-
2024-09-20 01:10:39
-
- 开源版《Her》来了,技术报告已公开,大神Karpathy:它很有个性
-
2024-09-20 01:08:23
-
- 南海,传来一个好消息
-
2024-09-20 01:06:07
-
- 对话侯毅:告别盒马后再创业,逆势进军餐饮界
-
2024-09-20 01:03:51
-
- 方玉友退场,侯亚孟接棒,珀莱雅步入「二代」时刻
-
2024-09-20 01:01:35
-
- 从吃香到吃灰,小家电们凉了
-
2024-09-20 00:59:19
-
- 惊险!无锡59岁店主刷台风短视频时起身关门,屋顶瞬间坍塌躲过一劫
-
2024-09-18 03:55:41
-
-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央督导进行行前培训 陈文清强调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传导压
-
2024-09-18 03:53:26
-
- 三星印度工厂罢工事件升级 超百名工人被捕!
-
2024-09-18 03:51:11
-
- 三只羊中秋节给员工发美诚月饼 博主曾哭诉:退也不给退 发也没脸发
-
2024-09-18 03:48:55
-
- “贝碧嘉”未走,“普拉桑”又来
-
2024-09-18 03:46:39
-
- 张继科陷入“卷钱跑路”风波后现身:已恢复乒乓球教学
-
2024-09-18 03:44:24
-
- 4电机1000马力!路特斯Theory 1次时代超跑官宣:2.5秒破百
-
2024-09-18 03:42:08
-
- 两元面馆的故事,既感人,又痛心
-
2024-09-18 03:39:53
-
- 别再打扰全红婵了,岂能只图“流量”没了“边界”
-
2024-09-18 03:37:37
-
- 美国政府力挺!Intel获30亿美元资金:史上最先进18A工艺2025年投产
-
2024-09-18 03:35:22
-
- 国务院: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,每年
-
2024-09-15 19:38:08
-
- 首批中证A500ETF募集金额超60亿元
-
2024-09-15 19:35:53
-
- 看好“减肥神药”前景,花旗重新覆盖礼来予以“买入”评级
-
2024-09-15 19:33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