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治师范记忆
长治师范记忆
长治师范创建于1913年,原名为山西省立第四师范,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,建校八十六年来,为国家培养了两万余名中小学师资和教育工作者,人民作家赵树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
长治师范,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百年老校,响誉上党,学子遍布三晋。该校几经停办,又几度复校,最终于2020年并入长治幼师高等专科学校。长师“培养小学师资”的历史,也将在现有小学教育各专业过渡完成后结束,现有2016、2017、2018、2019四个年级的小学教育各专业学生,最后一批将于2024年7月毕业。至此,长治师范自1946年复校以来74年的办学历史画上了句号。
艰难历程
1906年,潞安知府周渤创办长治师范学堂简易科。1911年停办。
1913年8月,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长治创办,校址设于潞安府学(今长治一中)。学校为山西省早期14所中等学校之一,所需经费由山西省政府拨付,办学宗旨是“造就小学教员”,学制五年,一年预科,四年本科,称完全师范科。设附属小学一所。
1928年,省立四师改称“山西省立长治师范学校”。1937年7月,抗日战争爆发,长师被迫停办。
1946年2月,长治师范学校复校。
校名为“太行区公立长治师范学校”,校址在东大街坐北朝南的相公庙,即后来的长治市东大街187号。(1919年,山西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在此创办,1934年改称长治女子中学校,1937年停办)。学校同时招收师范班和中学班,于1946年4月15日正式开学。
师生来自四面八方,教材自己编,生活很艰苦,吃的是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。虽然环境差,生活艰苦,但大家齐心协力,边学习,边建校,边生产,边参加群众运动。同学们用打油诗来形容当时的境况:学校开作坊,种地又开荒,纺线打毛衣,学习生产忙。
长治师范学校恢复之后,各县也先后成立了多所师范类学校,如简易师范、中学设师范班等。高平、晋城、潞城、黎城、长治县等成立师范或简易师范,先后都并入张庄师范。壶关县成立的简易师范,并入辛村师范(壶关和陵川联校),1953年辛村师范又并入长治师范学校,这时长治师范学校有中师、初师、简师、小教、小教轮训班等。
1948年秋,长师的两个中学班分出另建长治中学(即后来的长治一中)。师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培养与提高小学师资及初级教育行政干部”。 长师,一度曾有上党地区的“清北”之称,至少许多校友乐于这样的认知。或因其时师资卓越,学子优秀,或因其时校风开放,兼容并包,抑或,和长师早期两位出身于“清北”的校长也有某种联系。一位范炳文校长(1927—1937年任职),毕业于北京大学;另一位张新铭校长(1946—1949年任职),毕业于清华大学。1949年,长师更名为“山西省立长治师范学校”。
从1946年起,长师经过十好几年的探索和积累,学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其间,长师学制几经变革,多所县区师范并入。
1958年,改称晋东南师范学校1958年,长治专区改称晋东南地区,随后长治师范学校也改称晋东南师范学校。 晋东南师范学校,整个校园宽敞,整洁,漂亮。一进校门西侧是传达室和播音室,东侧是小卖部和客房(学生家长来校临时住)。校门正对着百米处是图书馆及阅览室。图书馆前有一拱桥,桥下是椭圆形鱼池,东西长约20米,南北宽约10米,深约3米,常年有水。它被长有1米4左右高绿油油的柏树形成的“围墙”包围着。在校门与鱼池之间除硬化了人行道外,全部是排列整齐的杨树林。图书馆后是五部联合器(体育器械)及工字形理化实验室。图书馆西侧是办公区(前部分)和教学区(后部分)。西南角是西食堂和饭厅。图书馆东侧是礼堂,礼堂南是东食堂,北是排列整齐的一排排平房为学生宿舍区。每排宿舍之间的花池里,有的种得树或者花,有的种着药材,虽然药材收成不佳,但那也是师生们在校园里试种药材的尝试。校园东北角还有8个教室和8间宿舍,隔出暂借于幼师办学。从当时的规模,设备和人数上看,排在晋城师范和沁县师范之前。每次外出开会或游行,在队伍前边高高举着五只大红灯笼亮出了金光闪闪的“晋东南师范”五个大字。每个灯笼的两侧各有一个龙头口衔着长长的金色丝穗,看上去显得很威风。后边是锣鼓队,师生排列整齐的队伍紧随其后,整个队伍显得浩浩荡荡很壮观,给当时的长治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1958年暑期,长师晋升为“戴帽师专”,校名改为“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”和“晋东南师专附属师范学校”。1959年9月,师专、附师分开办学。师专迁往北郊新校区(今长治学院主校区),附师更名为“晋东南师范学校”,留在原址。
1958年后学校主要领导有:校长连次华,副校长郝子佩,党总支书记杨永勤,团委书记王廷义,教导主任王风杨,副主任酒昭桂,总务主任尹克振。学校设教导处、总务处、党总支、团委会。还有生产组、附小、七个教研组、校务办公室(不对外)。各班有1名红旗班主任(共产党员)。在校生有中师三年级4个班(中师已毕业的:1959年5个班,1958年3个班,1957年2个班,1956年及以前共4个班。初师1956年及以前共毕业42个班)、二年级6个班、一年级10个班、中速师(初中毕业住一年)和小速师(高小毕业住一年)共4个班、淮海厂1个班,共约1200多人,教职员工124人。学生组织有:学生会,下设学习部、生活部、卫生部、劳动部、体育部、文艺部、保卫组等。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学生各部的组织下搞得很活跃。校园里学习风气很高,墙报经常换新内容,文体活动不管是校内或者校外比赛都能取得好成绩。为了学校的安全,规定每天晚自习时间有一名教师轮流在校园巡逻,教导员没有巡逻任务,但每天晚自习时间都要检查各班的学习情况,直至学生下自习睡觉息灯后,检查完宿舍才能下班。 学校规章制度多,也很严。教职员实行坐班制。学生每个班主任都掌握着3个学生临时请假出校门的牌子。如果需要临时出校门。从班主任那里拿上外出牌子,交给看门人才可以外出。学生请假半天以上,需拿上班主任批准的假条,到教导处办理准假手续,否则不准出校门。
晋东南师范学校是当时晋东南地区师资力量最强(号称晋东南教师队伍的仓库),教学设备最全的学校。有十多万册藏书,是全区藏书最多的图书馆。还有理化生物实验室,医疗室,还有高级乐器和全套体育器材及收音、广播整套电器设备。还有自己的校歌。歌词由语文教研组刘重等作词,音乐教师金有淳等谱曲,还经过了著名作家赵树理修改。歌词:“在这英雄的太行山巅,在这富饶的上党高原,我们的学校长治师范,诞生在战乱的一九一三年,它发扬着革命的光荣传统,艰苦朴素勤劳勇敢,她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教师,坚持四有多能一面,为了培育好千百万儿童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要听党的话,勤奋学习,教学相长,永远向前,我们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事业,用聪明才智建设幸福的明天”。 总务处管后勤和医、护人员及小卖部(售货员1人,货物主要是学习用品和小百货)。生产组管工厂(有机器、汽车、焦炭厂,耐火砖厂),农场(有200余亩土地,以种蔬菜为主,特别是白菜、红白萝卜的收成,(足够全校师生从秋天吃到次年的春天)从收到运回学校,都是我们和学生,在那饥肠咕噜的年代,没有人违犯纪律。劳动工具学校提供,不足者向附近老百姓借,学校和附近的群众关系很好。
教导处的工作很多。除后勤和生产以外的工作都归教导处管,就连与校外联系,也是由教导处出面,所以说,教导员的工作很多也很广。 教师由各教研组分别管理,教研组分为 :政教、语文、数学、理化生物、俄语、史地、体音美。教研组长,每月一次有校领导和分管教学的教导员参加的教研组长会议,研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(每班每月有一本记事册,主要记载每堂课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评价),同时,检查各科教学进度(准备和确定统一考试时间。每学期,除了期末统一考试外,期中考试也很严格,统一安排监考人员等)会后,由教导员写出会议纪要。教师要执行教导处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发《山西省中等师范教学大纲》和本校的《教学计划》中规定的各年级授课时数的安排,给学生讲课,如有特殊情况,事先与教导处取得联系,重新调配。教师讲课认真负责,学生学习非常刻苦,又有辅助教学人员的积极配合,他们毕业出去,走到哪里都是好样的。虽然1964年有部分学生又多学了一年才毕业,那是因为1964年的毕业生太多了,仅晋东南师范学校就毕业18个班894人,大大超出需用人数,所以当年毕业生考试由省里出题,份量很重,结果有771人考试合格毕业分配工作,留下123人又多学了一年后,才毕业分配工作。这也恰好弥补了1965年没有毕业生的空档(因1962年没有招生)。
1960年招生8个班,其中有2个班以学俄语为主,原计划另外有2个班多学一年,达到专科程度,结果只是说了说,没有实行,仍按三年制执行。1961年毕业6个班,又有二年级5个班下乡实习一年。1961年招生7个班。1962年7月有5个班毕业分配工作,又有二年级6个班下乡实习一年,另有2个俄语班考入《山西省教育学院》俄语专业(教育学院面向晋东南师范招收学俄语生)。1962年没有招收新生,只有5个班因下乡实习一年后,返校学习一年。又从工农师范学校并来二年级1个班,这样学校的教学任务减少了许多。所以教职员工调动很大,教导处组的人员也不例外,原来的12个人,只留下图书管理员王煜和贾秀苗、理化实验室管理员赵嘉珍,打字员柴水原和教导处的我5个人坚持工作。化学教师朱士春因为没有课,来教导处帮助工作一年。1963年夏天毕业5个班,新招生3个班150人,又从屯长师范转来三年级4个班。教学任务增加了,教职员工也在增加。教导处组新增加4个人,其中有3个教导员(我还分管教学),还有一个档案管理员,这时教导处组扩大到 9个人。年底贾秀苗调出,教导处组只有8个人了,一直工作到学校停办。1964年7月毕业18个班894人(含1962年下乡实习一年后,返校又学习了一年),留级123人(编为补习1、2班),实际毕业分配工作的771人。1964年招生4个班200人。1965年招生5个班250人,1966年学校领导有:校长郝子佩、副校长贾志安,党总支书记何像履,教导主任酒昭桂、副主任张本德,总务主任尹克振,附小主任王经芳、教职员工102人,学生12个班约600人。
文革中的长治师范
1966年文革开始,长治师范停止招生。
从1966年至1971年,长达六年时间没有招生,甚至一度被停办。
长治师范及晋东南师范从1946年复校到1966年停止招生,她经历了多年的艰苦创业,发展壮大,共培养了中师66个班,初师42个班,高速师一个班,中速师和小速师共17个班,淮海一个班,简师、小教和小教轮训班更多。为晋东南乃至全省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及教育工作者,为教育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1966年5月,全国上下开始“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”6月上旬,学校55班岳书海等5名学生联名针对学校领导在一次会上的讲话写出了第一张《既然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,大字报为什么不能上街》的“大字报”贴在西饭厅院。这时大家仍然能坐在一起学习党中央的“5.16”通知等文件。9月29日,长治师范学生们去省委请愿。
以这件事为标志,学生的“大批判”、“大串联”开始了,而且愈演愈烈。从半停课到全停课,学校的秩序完全被打乱了,教职工开始还能坚持集体学习,看大字报,后来大部分住在校外或者回到乡下的家。 学校里已经有支左部队,在他们的帮助下,成立了《革命委员会》,学生按班组织学习有关文件,教职员工开始清理阶级队伍。在军宣队和革命委员会的统一指挥下,师范又能拉起浩浩荡荡的队伍,当然学校前边打得是“晋东南师范革命委员会”的横幅。到七月份在校学生,有三个班学生在校5年;四个班学生在校4年;五个班学生在校3年,12个班学生原来约600人,分配了约597人。但教职员工仍然留在学校进行清理阶级队伍。
学生离校后,解放军对教职员工进行了军事化管理。天天早晨大家按时出操,有时夜里人们正睡着觉,突然紧急集合,让我们手忙脚乱地捆绑好被子(被子还的像解放军的背包似的)背起就出发,家里有多余被子的好些,事先准备好不需要临时手忙脚乱。 时间不长,支左部队撤离,工宣队进驻学校。在师范的工宣队是淮海厂的。他们帮助学校清理完阶级队伍之后,一起下乡“整党”。
1969年11月下旬,学校除留下少数人或者个别有病的,全部搬到长子县南漳大队,吃饭还是食堂制。带孩子的女职工,学校给找房子单独住。上下午集中学习或开会。1970年元月底全部返校。过完春节返校后,还是继续学习,同时开始分组倒班挖地道。劳动一天补助一个黄疙瘩。自从停课以后,操场空闲着,后来在操场种上玉茭和豆角,长势很好,收获颇丰。
1971年底,根据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文件精神,长师开始着手筹备复校。
晋东南师范又在原址上恢复了。次年初开始招生。学生以推荐为主。
1972年2月,长治师范正式复校。
1972年3月,在全晋东南地区各地县推荐的基础上招收了10个中师班(中师67班至76班),10个小教培训班。1972年3月1日,长师举行了复校开学典礼。文革结束后,经过拨乱反正,长师工作重心转向教学,学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。
1977年至1980年,长师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,学制二年。
1980年代,长师围绕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”的目标,狠抓“双基教育”,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,学校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1980年秋,长师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师范学校。
1981年,长师恢复招收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,学制三年;同时开始招收民师班学员,学制二年。1985年,晋东南师范学校更名为长治师范学校1985年5月,晋东南地区撤销,长师划归长治市管辖。1986年1月,更名为“长治师范学校”。
1985年7月,山西省教育厅为培养高质量的中师生,批复同意太原师范、长治师范、太谷师范、运城师范、朔县师范五校试行四年学制,长师开始招收培养四年制师范生。1988年,新招收学生恢复三年学制。1986年7月,为纪念人民作家赵树理诞辰80周年,山西省政协领导和委员中的文艺界人士发起联合义演,筹集资金3872元,并附《给长治师范师生员工的一封信》,委托山西省教育厅转赠长师。这年9月,赵树理诞辰80周年之际,长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。1988 年 1 月 12 日,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在长师挂牌成立。1989 年 9 月,长师自筹资金一万元,为解放前的老校友、人民作家赵树理建造了汉白玉雕像。
1989年改革进步
长师学习借鉴南方教育先进省市师范学校办学经验,制定了1989-1993年五年工作规划。规划从培养目标、学制、招生、考试、课程、毕业分配、教学方法、管理体制等方面,对学校改革发展作出整体调整,提出“在办好现行三年制、四年制普师班的基础上,力争从1990年起试行五年制中师大专班”的发展目标。1990年代,长师的工作重心是落实“三个面向”(面向小学、面向农村、面向山区),突出师范特色,推进素质教育。学校构建了“必修课、选修课、教育实践、课外活动”四大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,教育教学不断取得新的成绩。1991年6月,长师荣获国家教委表彰——“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,方向明确,成绩显著”。
1998年7月,长师实施学制改革,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,招收了一届四年制中师生。
1998年8月,长治第二师范学校正式并入长师。
两个师范学校的整合,优势扩增,教职员工近300人,学生1300余名,长师成为当时长治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中等专业学校。
1999年9月,长师开始招收“3+2”学制学生,前三年为中师班,毕业时可参加选拔考试,通过者直接升入专科班学习二年,获得大专学历。2000年7月,长师选送各学科优秀教师13人参加山西省中幼师教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,参赛教师全部获奖,共获得一等奖5名、二等奖5名、三等奖3名,综合获奖等次名列全省第二。2002年9月,经山西省教育厅和长治市人民政府批准,长师正式开始举办师范专科教育。2003年11月,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,长师与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联合办学,更名为“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长治分校”。首批“3+2”学制中师生通过选拔考试,升入专科班继续深造。同时,学校新招收学生改为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生。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,设小学语文、小学数学、小学英语、小学现代化信息技术和音乐教育、体育教育、美术教育七个专业2004年7月,长师最后一批中师生毕业。在校生全部转为“3+2”学制专科生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生。
2005年1月26日,长师更名为“长治学院师范分院”。
2006年9月,经山西省教育厅和长治市人民政府批准,长师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。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,设语文教育、数学教育、英语教育、现代教育技术、音乐教育、美术教育和初等教育七个专业。同时,学校继续招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生。2000年代,长师在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发展的新征程上,“聚精会神抓质量,一心一意谋发展”,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步,学生社团活动呈现了“百花齐放”的面貌。遗憾的是,长师在专注于内部建设的同时,错失了升格师范专科院校的最好时机,逐渐落后于省内早期升格的兄弟学校。2007年11月,长师实施管理体制改革,实行校系二级管理。全校划分为五系二部:中文系、数学系、英语系、计算机系、艺术体育系、自然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。
2011年12月,根据长治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的学校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,长师校党委大力推动,与校系二级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2016年12月,中层干部队伍进一步调整到位。 至2013年9月,长师共招收高中起点小学教育各类大专生8届。2016年7月,最后一批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毕业离校。2014年至2016年,长师招收了三届初中起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。
2017年8月以来,长师积极谋划专业转型。
2018年5月,组建了教育管理系。同年9月,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、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。2020年8月,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(以下简称新幼专)新校区建设完工。新学期,长师将融入新幼专,朝着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崭新目标,实现新的进转型跨越发展。新幼专的专业建设规划,以学前教育为基础,重点建设“幼”“艺”两大专业群,长师现有小学教育各专业将在新校区继续完成学业,至2024年7月全部毕业。
早在2000年代初,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、师范教育转型教师教育,小学教师学历提升为本科已是大势所趋。让人始料未及的是,短短几年,高校招生数量扩增近十倍,客观上夺走了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乃至新晋专科院校的优质生源;教师教育背景下,教师来源多元化,也使得传统师范院校失去了专业竞争优势。省内,即便是较早升格的新晋师专,也面临着生源质量明显下滑、培养目标难以兑现、学生就业前景困难等诸多问题,纷纷尝试转型非师范专业,举办学前教育,或谋求近年内升本。长师株守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各专业,早就难以为继,基本失去了专业的意义。但是,专业转型,决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。每一次转型,都会产生割裂和阵痛,拖得愈久,阵痛愈深。长师人,面临着一场蜕变。百年长师,桃李芬芳!回首来时路,栉风沐雨,业绩辉煌;展望新征程,整合转型,任重道远。长师,从1913年8月初始创办,至2020年8月迎来整合转型,走过了107年的风雨征程,其间始终不变的,是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的身份认同,是“为国育才、甘为人梯”的教育初心,是“与时俱进、承担使命”的责任担当。带着这份信念,我们一路向前,且行且珍重。谨以此篇,向百年长师致敬!
-
- 汶川大地震11年后,北川中学唯一全部幸存班级,他们还好吗
-
2024-10-14 10:56:20
-
- 什么是比特币挖矿?
-
2024-10-14 10:54:04
-
- 中国古代十大神兽排行榜:揭露上古神兽的真实面目
-
2024-10-14 10:51:49
-
- 脑满肠肥之辩证
-
2024-10-14 10:49:33
-
- 今年的假日季缩短一周,出海品牌如何把握机遇?
-
2024-10-07 06:49:57
-
- 伊朗,到底在隐忍什么?
-
2024-10-07 06:47:41
-
- 麦当劳海底捞……年轻人“整顿”婚礼不只是追求个性
-
2024-10-07 06:45:25
-
- A股暴涨过后,股民消费升级?长线出境游热门线路机酒价格上涨
-
2024-10-07 06:43:10
-
- 感动亿万人的“大眼睛”女孩苏明娟,还有你不知道的故事
-
2024-10-07 06:40:54
-
- 全球资金竞相扫货中国资产:既见未来,为何不Buy!
-
2024-10-07 06:38:39
-
- 国庆出游,酒店被发现针孔摄像头该承担什么责任?
-
2024-10-07 06:36:24
-
- 十一假期旅拍低价战:企业数量一年翻倍,套餐价格降6成
-
2024-10-07 06:34:08
-
- 餐具费再引热议,到底该不该花?消费者怎样规避?
-
2024-10-07 06:31:52
-
- 流水线公主,困在国庆旅拍里
-
2024-10-07 06:29:37
-
- 最后一次卖3999元!小米14国庆节销量强劲 卢伟冰:当之无愧的年度旗舰爆款
-
2024-10-05 13:59:29
-
- 本土产一颗卖80元!韩国计划每周从中国进口200吨大白菜
-
2024-10-05 13:57:13
-
- 上海石化海水泵房遭“入侵” 每天清理近20吨海蜇
-
2024-10-05 13:54:58
-
- 请注意!应急管理部发布国庆假期安全提示
-
2024-10-05 13:52:42
-
- 果实似鸟嘴,云南文山发现极危物种喙核桃
-
2024-10-05 13:50:27
-
- 小米股价大涨7%创3年来新高 利好不断:小米SU7大获成功、手机销量全球第二!
-
2024-10-05 13:48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