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士及第相当于什么官(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)
进士及第相当于什么官(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)
唐德宗贞元十三年,即公元797年,已经四十六岁的孟郊登科进士之后,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诉表,于是写下了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这样的诗句。通常我们在读书或者观看影视作品时,会经常看到秀才、举人、进士之类的称谓。大家也都清楚,这样的级别称谓是古代读书人踏入仕途、向上攀登的必经之路。但凡是读书人,
唐德宗贞元十三年,即公元797年,已经四十六岁的孟郊登科进士之后,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诉表,于是写下了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这样的诗句。
通常我们在读书或者观看影视作品时,会经常看到秀才、举人、进士之类的称谓。大家也都清楚,这样的级别称谓是古代读书人踏入仕途、向上攀登的必经之路。但凡是读书人,十年寒窗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中秀才、举人甚至是进士,如此一来才能从一介白身变为朝廷官员,最后光宗耀祖。
中国科举制度并非自古有之,而是从公元606年隋唐大业二年开始的,一直持续到公元年1905的清末,科举制度大约存在了一千三百年。在这一千三百年间,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便是通过逐级考试的方式向上攀登。而秀才、举人、进士等称谓便是科举考试中一系列阶段性胜利的标志性称谓。
那么,古代秀才、举人以及进士等称谓是如何来的呢?
通常来说,古代读书人必须要参加一系列的科举考试,通过之后才能得到相应级别的称谓。
一、秀才、举人以及进士称谓的由来
在明清制科举制度下的秀才称谓,可能并非如同人们所想的那样,觉得它是最低一级的功名,便觉得取得秀才功名就简单了。事实上,在考取秀才功名之前,还有一个准备阶段,分别是县试和府试。
通常来说,读书人准备考取秀才功名的时候,要先在每年的二月去参加由知县主持的县试,县试通过之后,还要在四月份参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试。这两次考试均通过之后,方能参加由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。若是院试不通过,则此人不论年龄大小,都被称为童生。
倘若能够通过院试这一道门槛的话,那么就可以恭喜对方终于成为一名拥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了。此刻,他基本上已经踏入了仕途的第一步,尽管距离当官还遥遥无期,但起码已经有了个盼头了。
成为秀才之后,读书人就有资格进入县学或府学进行读书,并且,一旦成为秀才之后,就可以得到官方的钱粮补助。另外,可能很多人以为考取秀才功名之后就可以准备考取举人了。没错,的确可以这样,但同样过程也不简单。
各地考中秀才的读书人要在县学或府学读书,但每年还需要参加岁试,岁试结果评判分为六等,只有一、二等的读书人才能参加科试,同样科试也分为六等,一、二等的读书人才能参加乡试。只有通过乡试之后,才能被成为举人。
想来很多人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一些场面,但凡是一些考中举人功名的读书人,都会被称呼为“老爷”,这是因为秀才一旦中举之后,就可以说是彻底踏入仕途了。相当一部分举人并未有官职,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举人可以直接当官了。
但无论怎么说,这跟之前秀才时期的生活水平都时天差地别了,可以说,一旦中举,那层次就不一样了。
考中举人的读书人可以选择做官,但同时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会试,会试三年一科,读书人必须前往京城参加考试。会试由礼部主持,倘若能够会试中第,则有资格参加殿试。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,这算是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了。
倘若能够考试通过,举人功名便就成了进士功名了。进士功名分三等,又叫三甲,一甲只取三名,分别问状元、榜眼和探花,通常这三人直接是留在皇帝身边做官的,可谓是一步登天了。
如此,可能就有些人好奇了,那古代读书人的秀才、举人和进士功名相当于现在教育的什么级别呢?
说实话,因时代不同的缘故,这一点还真不好比较。只能粗略地推测一下,可能也不够准确。
二、级别对比
从古代读书人考取秀才功名之后的前后变化来看,似乎对应着现在教育中的大学生。更确切地表述一下,应该是对应着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的大学生。因为最起码读书人有了秀才功名之后,等级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,别人一听说是秀才,便会立马羡慕起来,这跟以前的大学生是一样的。
更何况,秀才中比较优秀的,还会在县学或府学中受到钱粮补贴,这一点跟优秀的大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情况有点类似。另外,读书人考取秀才功名之后,就已经可以通过蒙学的方式来谋生了,也就是说,就像大学生毕业之后当小学老师一样,水平等级也差不多。因此,古代的秀才对应现在的话,那就是大学生了。
若是举人的话,那水平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。因为一旦有举人功名,即便不去继续参加科考,也能选择去当官了。即便只是一些知县、知府等小官,但也踏入了官僚阶层,成为了“老爷”。
放在现在的话,就好像硕士博士或者乡镇书记一般。
从这方面来看,举人就跟现在优秀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考上了公务员一样。在学历水平上,大概能相当于清华、北大等知名学校的毕业生吧。当然,在谋生能力上,举人绝对要强上很多。毕竟,举人“老爷”在古代是很受欢迎,很受众人巴结的。
倘若是进士的话,那这个跨度就比较大了。因为进士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产生的,从这个规格上来说,貌似现在教育也没有达到这样“豪华”的程度。类比现在的话,只能说中科院院士同一级别的选拔确定很类似,在地位方面有一点可比性。
因为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少说也是一方大员,优秀的进士甚至直接在皇帝身边听差,进士前三甲的意见,皇帝都会慎重考虑。所以类比现在的话,只能拿中科院院士相比较了。
说到这里,大家想必也会有些疑惑,那就是古代的秀才、举人和进士其知识水平跟现在大学生或者院士的水平一样吗?
同样的道理,因时代的不同,这里只能做一个大略的估计。
三、知识水平对比
因为古人科举考试的内容跟现在考试的内容差别太大,因此直接比较的话,很明显是无法得出一个结论的,所以我们可以从侧面进行一个粗略的推断,以此来比较一下古代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和现在大学生的知识水平。
古代科举考试大家都知道,基本上考的都是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等经义,严格按照八股文的格式进行破题、写作等等,除了文学水平之外,还特别讲究“政治”水平。
因时代的局限性,秀才、举人的见识可能比不上现在的大学生。但其记忆能力和国学广博之处应当是要超出大学生很多的。因为秀才和举人这一类的读书人,通常在参加考试或者参加诗文活动时,都会引经据典来佐证自己的观点。
跟现在大学生查资料、查文献很方便不同,古人查资料很麻烦,因此在学习的时候,会直接把“经典著作”通读背诵下来,甚至全篇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被考校的时候,张口就能引经据典,就能说出自己的看法。
而进士和院士的知识水平对比,应该同样很类似。但是院士跟进士有很大的不同,那就是院士的知识水平是非常专业的。这并非是说进士不够专业,而是院士在自己的领域足够专精,这一点应该是进士比不了的。
从这方面来讲,说是知识水平的对比,不如说是古今读书人在各自领域进行的对比。但无论怎么说,古代的秀才、举人以及进士,跟现在的大学生和院士确实不好比较,只能片面的从某一方面进行对比一下。至于孰强孰弱,那就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。
结语
进士是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产生的,而殿试第一名又被称为状元。也就是说,古代读书人最高功名为状元,这可不是现在的高考状元能够比的。
从历史角度来看,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存在期内,状元总共也不过五百余人。其中,整个唐朝有状元一百三十九人,宋朝一百一十八人,元朝三十二人,明朝九十人,清朝一百一十四人。
可见,古代的状元还是比较稀缺的。那么,关于古代读书人的功名,你是如何看待的呢?
-
- 一般约会几次确定关系?跟女孩子约会聊天十大技巧
-
2023-04-06 16:37:06
-
- 什么食物引起过敏?十大常见引起过敏的食物(科学揭秘)
-
2023-04-06 16:35:02
-
- 分手后特别难受怎么走出来(刚分手心里特别难受怎么办)
-
2023-04-06 16:32:58
-
- 蒙古国和内蒙古的语言文字一样吗-(蒙古国说什么语言)
-
2023-04-06 16:30:54
-
- 吉娜为什么(吉娜个人资料简介)
-
2023-04-06 16:28:51
-
- Mac魅可口红(mac魅可是什么牌子)
-
2023-04-06 16:26:47
-
- 刘秀是刘邦的直系后裔吗(刘邦和刘秀是什么关系)
-
2023-04-06 16:24:44
-
- 你知道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吗(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哪里)
-
2023-04-06 16:22:40
-
- 你占几条?人开始变瘦的特征,变瘦的五个征兆
-
2023-04-06 16:20:37
-
- 关于撒哈拉沙漠的10大故事,复活植物无水存活100多年
-
2023-04-06 16:18:33
-
- 一旦怀孕会有什么反应?孕妇前三个月须知大全
-
2023-04-06 16:16:30
-
- 这些冷知识你要知道的,10个可能吓人的冷知识
-
2023-04-06 16:14:26
-
- 人吃什么会慢慢死亡?盘点慢性致死的十种食物(可怕至极)
-
2023-04-06 16:12:22
-
- 王蓉商演价格「王蓉现身商演太落魄网友直呼认不出被曝出场费不如网红」
-
2023-04-06 16:10:19
-
- 肥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肥胖给人带来的十大危害
-
2023-04-06 16:08:15
-
- 在希望的田野上当今盛世金融无处不在
-
2023-04-06 16:06:11
-
- 酒驾究竟有多可怕?酒后驾驶的10大危害性(不得不看)
-
2023-04-06 16:04:08
-
- 问题青年有哪些表现?青少年面临的10个社会问题
-
2023-04-06 16:02:04
-
- 整容后遗症多久会出现?整容手术的10大恐怖之处
-
2023-04-06 16:00:01
-
- 烟花爆竹的危害有哪些?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10条(要小心)
-
2023-04-06 15:57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