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生活 > 正文

​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是多少(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为多少小时)

2023-10-23 12:44 来源:促记网 点击:

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是多少(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为多少小时)

在面临突发甲类传染病疫情时,及时报告成为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。甲类传染病被世卫组织定义为具有高度传染性和/或高病毒致病性的重大威胁。为了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,各国制定了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。一般来说,报告时限是指在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例后,医疗机构或相关部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病例报告给卫生部门。这样一来,卫生部门可以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,包括隔离患者、追踪接触者、加强监测等,以遏制疫情蔓延。因不同国家和不同疫情而异,但最重要的是确保报告时间的准确和迅速。及时的甲类传染病报告对于保护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
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是多少(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为多少小时)-第1张图片-

1月8日起,新冠病毒感染将由“乙类甲管”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。以此为标志,疫情防控政策迎来重大调整。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后防控措施有何变化?传染病的分类标准是什么?调整后,个人又将如何做好防护?针对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,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范华锋一一解读。

什么是“乙类乙管”?和“乙类甲管”有何不同?

根据传染病暴发、流行情况和发生时的危害程度,法定传染病分为甲、乙、丙三类,分别为甲类2种(鼠疫和霍乱),乙类27种,丙类11种,但对乙类传染病里面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,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,也就是平常大家说的“乙类甲管”。在疫情防控方面,“乙类甲管”与“乙类乙管”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
一是报告时限方面。对于“乙类甲管”传染病,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;对“乙类乙管”传染病,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。

二是隔离措施方面。“乙类甲管”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、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,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、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;“乙类乙管”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。

三是区域管理方面。对已经发生甲类(包括“乙类甲管”)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,可以采取隔离措施;对于甲、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,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、停工、停业、停课、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。

四是交通卫生检疫方面。发生甲类(包括“乙类甲管”)传染病时,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;“乙类乙管”传染病不实施该措施。

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后,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有何变化?

1月8日起,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后,将进行以下调整:

1.依据传染病防治法,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,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;

2.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;

3.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;

4.检测策略调整为“愿检尽检”;

5.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;

6.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,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。

“乙类乙管”意味着什么?是否表示“放开不管”?

实施“乙类乙管”,绝不是放开不管,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。当前,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面临新形势、新任务,工作重心从“防感染”转向“保健康、防重症”。要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,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,全力做好老年人、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。

在加强重点人群保护上,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,保障充足药物供应,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调查,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。

在加强重点机构防控上,做好养老院、社会福利院、医疗机构、学前教育机构等人群集中的重点机构防控,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加强人员健康监测,对像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这些机构,要适时采取封闭管理,严防机构内聚集性疫情发生。

在做好重点行业防控上,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公安、交通、物流以及保障水电气暖这些行业,要强化员工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的通风消毒,建立人员轮岗备岗制度。

在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上,强化疫情动态监测与应对,疫情严重时,对人员容量大、空间密闭的场所,比如场站码头、大型超市、大型娱乐场所还有交通运输工具等,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,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,来压制疫情高峰。

此外,市民也必须认识到,尽管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,但其仍然是传染病,大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。

实施“乙类乙管”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

在实施“乙类乙管”之后,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,要继续坚持近三年来养成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,始终做好个人防护。

1.要提前接种疫苗,特别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,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;

2.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,注意咳嗽礼仪,少聚集,保持社交距离;

3.保持规律作息、锻炼身体、多喝水、健康饮食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;

4.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,做好居室日常卫生。特别是“阳康”之后的市民,在工作期间也要做好防护;

5.出差或旅行前,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,做好出行计划;

6.乘坐飞机、高铁、火车、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,应佩戴口罩,做好手卫生。

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,疫情防控即将迎来新的挑战,回乡过年要注意什么?

返乡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,戴好口罩、做好手卫生,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。返乡后在走亲访友和外出参加活动、特别是看望老人时戴好口罩,保持适当距离。尽量减少聚集性场所的活动,做好个人健康检测,若出现感染症状倡导暂缓返乡。

来源 | 南京发布